古代日本人,为什么要把头部中间,额头到头顶的头发剃掉?

365完美体育app官网下载 2025-07-20 05:27:57 作者: admin 阅读: 6308
古代日本人,为什么要把头部中间,额头到头顶的头发剃掉?

到了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月代头已经成了日本武士的特征。不过,当时的一位日本学者伊势贞丈认为,月代头是在戴兜帽、头盔时,为了避免头顶的头发过于浓密,导致出汗过多,给佩戴者造成不适才出现的。

这一说法,也是月代头的由来,流传最广,最被人们接受的一种说法。

据说,一开始,武士们是将额头到头顶的头发用镊子拔掉。后来发现,这种方式极易造成头皮发炎,就改用了剃的方式。

日本战国时期,战争频繁,需要很多士兵。很多人平时是农夫,战争爆发时,被拉去打仗,成了士兵。这些打仗的农民,也开始学武士剃月代头。等战争结束之后,他们中的一些,感觉打过仗,很荣耀,就保留了月代头的发型。慢慢的,除了公卿、武家之外,很多町人、平民男子,也纷纷开始效仿留起了月代头。

随着月代头的流行,不同的人、不同的职业,月代的发式也有少许差别,至少发展出了十种以上的样式。

一直到明治时代,日本颁布了《散发脱刀令》,强令武士散开发髻,解除佩刀。月代头,这才随着武士阶层的消亡,逐渐退出了主流的历史舞台。

日本的月代头,跟清朝的金钱鼠尾辫,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天马行空一点推测,说不定,最初留月代头的那位古代日本武士,原本就有脱发的毛病。只不过呢,这位武士武艺高强,作战很勇猛,颇有点小威望。于是,周边的人就开始效仿他。

亦或者,这位秃顶武士是位爱吹牛的人。他就骗周边的人,说他之所以这么厉害,就是因为没有头顶的头发。然后,大家都开始效仿。

逐渐的,不明真相的人,就开始认为留月代头可以不被头发影响视线;戴帽子和头盔时,可以很好的散热,不会让人不适。

不过,月代头出现的最有可能的原因,可能还是清洁问题吧。毕竟古人留长发,洗一次头,非常不方便,特别是战争期间缺水的时候。所以,剃掉多余的头发,可以比较方便地保持清洁。

只是呢,日本人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认为普通人剃光头,是赎罪的意思。所以,除了僧侣等特殊职业的人以外,古代日本人很少剃光头。于是乎,那就只剃头顶的吧,周围留一圈短短的头发,扎成发髻。逐渐的,这种习惯就演变成了流行一时的月代头。

也许,您对于月代头的由来,也有自己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