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bet28365365手机版

  • 网站首页
  • 走进庆阳
  • 工作动态
  • 政务公开
    • 主要职能
    • 领导介绍
    • 内设机构
    • 政务公开
  • 行业管理
    • 政策法规
    • 旅行社管理
    • 行业动态
    • 导游管理
    • 星级酒店
    • A级景区评定标准
  • 景区景点
  • 精品线路
  • 红色旅游
您现在的位置: bet28365365手机版 >> 红色旅游 >> 正文红色旅游
大凤川军民大生产纪念馆
时间:2014/7/9 14:45:31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渡过抗战难关,党中央、毛主席命令在根据地实行屯田政策,开展生产自救。1943年4月,三八五旅七七O团执行中央命令,由团长张才千、政委宋景华率部进驻华池县大、小凤川,垦荒屯田,保卫边区,建设边区。当时的大、小凤川人烟稀少、野兽出没、草木杂生、十分荒凉。但指战员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挖野菜、打野猪以度粮慌,搭草棚、挖窑洞以作营房,同时利用废铁自己动手铸造各种生产工具,很快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他们还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开展饲养、采集、挖药、割漆、酿酒、编织等各项副业生产,使昔日“野山僻壤、林木参天、人烟无几、兽群遍行”的荒凉之地,呈现出“粮食仓满,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革命家务日趋巩固”的繁荣景象。为了纪念大生产的丰硕成果和英雄模范事迹,七七O团于1944年11月离开大、小凤川时,建立了一块纪念碑,后来碑身残损,现保存于华池县文化馆。1943年冬,陕甘宁边区文协秘书长、抗日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作者张寒晖来华池采风,当地民间小调《推炒面》优美的旋律和华池军民高涨的生产热情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由此诞生了脍炙人口的歌曲《军民大生产》,并自此唱响了陕甘宁边区,唱响了全国。
    1963年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大小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以来,华池县人民政府对大凤川军民大生产基地旧址进行了维修保护,新建了一座“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收集展出大量的文字、图片资料,向世人展示当年军民大生产的繁荣景象。

 

 

 

关闭窗口打印网页
  • 上一篇文章: 寨子湾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军委旧址
  • 下一篇文章: 列宁小学遗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管理登录 | 回到顶部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14 Qylvyou.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bet28365365手机版 网站管理:bet28365365手机版宣传推介科

备案号: 陇ICP备14000945号 网站标识码:6210000009 电话:0934-8212126 0934-8212300

技术支持:甘肃东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甘公网安备 62100002000138号